|

楼主 |
发表于 8-23-2018 14:48:06
|
显示全部楼层
[quote=贵宫忍,67599]所以我还是支持深雪抱娃義姐論[/quote]
感謝坑主分享心得,待我逐點回應。
[s:1697]
首先,在分析懸疑類故事時,樓主傾向將作者設想成心思慎密,顧慮周全的。
不會忽視任何影響到推論的證據,也不會假設「某線索是作者疏忽/筆誤」。
一方面玩家不可能確定作者到底是真疏忽,還是暗藏玄機。除非作者明言。
一方面這種假設太過隨意和粗疏。它雖然簡化了過程,帶來了「合理」的結論,但迴避了眾多矛盾,使取證片面不全,消除了通往「更好解釋」的可能性。
把矛盾當成筆誤是多麼容易;把矛盾當成線索,在諸多矛盾中協調整合,構思出最合理的結論是多麼困難。
樓主選擇的是後者。
不假設任何對描述是筆誤,全部接納,在諸多解釋中找出最合理的一個。
之前在G吧討論到的,希望坑主有時間能提供下「平山夫妻是青梅竹馬」的文本。
樓主對此非常感興趣,或許看完以後,觀點又要修正了呢。
直面任何證據,拒絕按個人喜好篩選。
END2雪女抱娃的照片擺在眼前了,樓主就不會忽視它。
既然短短四月間懷胎生子在理性上是不可能的,那麼照片上的女性便不是深雪。
樓主就會思考其他可能性:照片上的雪女是修二生母,嬰兒是修二本人。
既然(1)修二生母跟深雪幾乎一樣;(2)照片在深雪手上;(3)修二出生時山之民存活數量極少,
那麼(1)(2)(3)的因素加起來,修二生母=深雪生母的可能性有多高呢?
樓主認為是很高的。至少要比修二生母≠深雪生母的可能性高。
其次,比起言證,樓主更相信物證。若物證和言證之間彼此衝突,樓主會將物證置於言證之上。
因為人會隱瞞會說謊,物品不會。
記得推理小說有句名言:「當你在案發現場帶走一件東西,你也會留下一件東西。」
物證當然可以是偽造的,但偽造一件物證時,會留下一件新的物證。
相信END2的相片不會是偽造的,亦沒有偽造的必要。
那麼,樓主就會相信這件物證揭示的事實,以此為基礎,再來考慮其他證據。
言證方面,只是輔助。所以樓主放在較後部份,每一句寫得比較簡短。
同一句話,不同人也許品味出不同意思。
坑主解讀出來的涵義,樓主不會反對,也找不到其他證據來反對。畢竟,語言就是這樣曖昧。
但物證是客觀的,它反映的事實是明確的。
同一件物證(照片),同一個背景(冬天到春天的四個月),不同人能夠看出同一意思:照片上的女性不是深雪。
下面這段真的完全是個人臆測了,沒有證據:
END2結尾筆誤的可能性有多高?
我不太想推測這點。畢竟連文本自身都懷疑的話,推論就無法進行,我會相信一切如實發生。
但真要推測的話,我認為機率很低。
華語玩家無意識中會以為「寒假到開學」,中間隔約八個月。因為華語地區的新學期大多在九月開始,這是我們的時間意識。
但日語玩家未必那麼容易被騙倒。「寒假到開學」,中間只隔四個月——這是他們的時間意識。
日野亘寫的時候會沒有注意到?連另外三位協力的劇本家(包括田中ロミオ)也沒注意到?甚至同隊其他創作者(包括畫這張CG的)也沒注意到?
即便是作者筆誤(未知),順着文字指向之處推導(已知),也沒有什麼不妥當的。
我會從已知討論,而不會去假設更多未知。
我覺得日野亘寫劇本時,或許沒刻意設定深雪是親姐或義姐。
他故意佈下各種線索,有的傾向實姐論,有的傾向義姐論,讓玩家去思考。
他像一位老船長,在海島埋下大寶藏,讓玩家去尋寶。
深雪是親姐或義姐,對日野亘來說可能不重要。他只享受藏寶(埋線索)和想像冒險者尋寶(推論)的樂趣。
有點像《俠客行》裏,石破天到底是不是石夫婦當年所生的兒子石中堅?對金庸來說這個問題不重要,而他在後記中言明這點。
|
|